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精彩集锦>透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看榆林足球
透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看榆林足球
发布时间:2016-01-05 点击数:2813

核心提示: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方案》中所提到的内容与榆林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校园足球,二是社会足球。那么,榆林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的发展现状如何,针对《方案》,我市又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31分享到

编者按: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对照《方案》,抛开一些体制机制上的改革等顶层设计和与竞技体育层面相关的内容不谈,《方案》中所提到的内容与榆林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两大部分,一是校园足球,二是社会足球。那么,榆林校园足球和社会足球的发展现状如何,针对《方案》,我市又将会有哪些新举措?近日,记者对此进行调查采访后发现,目前社会足球和校园足球在我市的发展状况,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红红火火的校园足球

《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增强家长、社会的认同和支持,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要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事实上,早在足改方案出台之前,榆林就已经开始了以校园足球联赛为主要模式的青少年足球运动普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我们通过两个场景,来看看我市以校园足球为代表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状况。

32分享到

时间:3月28日

地点:榆林学院操场一角

组织方式:民间自发组织

现场速递:20多名年龄从三四岁到七八岁不等的孩子,随着一旁教练“慢一点、稳住”、“注意左右脚的协调”等的指导声,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完成着一个个踢球的基础动作。而他们那稚嫩且稍显笨拙的动作,以及“气急败坏”时忙乱着用手来帮忙的场景,引来了旁观家长们一阵阵善意的笑声和鼓励声。这是一个由目前我市民间“第一球星”霍进进和几位同样爱好足球的朋友共同组织的,一个面向少年儿童进行足球基础培训和兴趣培养的足球兴趣班。霍进进告诉记者,从兴趣班去年开办至今的情况来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喜爱并参与到了足球运动中来。

时间:4月15日

地点:高新二小操场

组织方式:校园足球联赛县区级联赛

现场速递:飘扬的校旗,整齐划一的比赛服,场下拉拉队员们“加油,加油”的鼓劲声,这些给场上的小球员们带来了一种归属感和荣誉感,也促使他们更加投入。也许在一些相对专业的人士眼中,这些代表着一个学校参加比赛的小球员们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整体表现更谈不上什么战术素养,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开始参与,有了兴趣,就是良好的开端。

从以上两个场景可以看出,我市青少年足球领域,不管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还是政府相关单位组织的正式比赛,都显得异常火红。

“2013年校园足球联赛刚开始推广时,只有7个县区开展了相应的比赛。到了去年,全市有12个县区开展了县区级联赛。而今年,联赛将在高新区、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及12个县区中全面铺开。”我市校园足球联赛最初的推动者和方案的设计者、市体育局训练科副科长朱鹏鸿告诉记者,除了数字上和宏观覆盖面上的增长,校园足球联赛进行到第三年,还出现了两点可喜的变化,“一是青少年参与的热情大大增加,二是家长们也能够更加理智和宽容地看待并支持孩子们参加足球运动。这些,都将是足球运动在榆林青少年中普及的重要支撑力量。”

此外,包括在基层教练员培训等方面,我市也走在了《方案》之前。“方案中提出,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对全国5万名基层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实际上,如果将范围圈定在我市城区,包括各县区中心城区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那么近几年来,我们已经采取各种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了不止一轮培训。可以说,我市青少年足球正在一条良性的发展轨道上大步向前。今后,我们也将进一步完善联赛的相关制度和运行模式,为校园足球创造一个更加理想的发展环境。”朱鹏鸿表示。

“冷冰冰”的社会足球

按照计划,由榆阳区足球协会组织的我市第四届城市足球联赛将于5月初拉开帷幕,虽然向各民间足球俱乐部的参赛邀请早已发出,并得到了热烈回应,但区足协秘书长周国华连日来却一直是愁眉不展,因为组织比赛所需的经费仍未得到落实。“之前几届比赛,有我市一些企业的赞助。说白了,是我们通过自己一些做生意的朋友拉来的赞助。近两年经济形势持续下行,我们也不好意思再向朋友开口,这不,经费就成了大问题。”周国华苦笑着说。

33分享到

除了经费,与校园足球有校园内配建的足球场可供使用不同,没有合适、固定的场地也是困扰社会足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这两年,市足协和我们区足协都会组织一些民间足球联赛,和经费来源一样,比赛场地大多是向具备比赛条件的学校‘借’来的,或是花钱租用。”周国华说,这些问题,单靠民间组织自己的力量很难解决,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方案》中提出:“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部队和企业组建或联合组建足球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足球活动。注重从经费、场地、时间、竞赛、教练指导等方面支持社会足球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各自优势,推进社会足球发展。”站在足球运动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说校园足球是足球发展的根基,那么社会足球就是承载根基的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注定难结出香甜的果实。近年来,在一些民间爱好者的努力推动下,我市社会足球发展虽有了些许的起色,可还是停留在以民间组织为主、正规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长久坚持下去的运作体系和保障的“冷冰冰”的状态。

采访手记

推进足改当“淡定”

3月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在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热潮。足球圈人士欢欣鼓舞,各地方也纷纷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但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踢球、看球经历的球迷,笔者想说,有热情、有意愿去推进《方案》落实是好事,但在这一过程中,保持“淡定”非常重要。

笔者这里所说的“淡定”有两层含义。第一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足球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切忌急功近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蔡振华在《方案》出台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很有代表性:“中国足球的发展振兴必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长远看,中国足球的兴旺和繁荣应当是一种常态,而不仅仅是以一时成绩为标杆的昙花一现。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遵循足球规律,推动足球发展进步,实现足球又快又好发展。”也就是说,只争朝夕,只是一种工作态度,而遵循规律,才是王道。

第二层意思,是要让足球融入我们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当人们在说起足球时,就和其它体育项目一样,不会再有异样的情绪和想法。采访中,朱鹏鸿的一个思路笔者认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就是完全可以在校园足球联赛之外,组织更广范围的群众性赛事,比如在机关事业单位之间、企业之间组织5人制或是8人制足球比赛。当大家都能广泛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时,发展足球的土壤和氛围自然就形成了。